不良的生活作息习惯会导致帕金森的产生,因此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帕金森的预防和治疗都是很有帮助的。那么,关于帕金森有哪些误区?下面咱们一起解答吧。
帕金森病,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顽症,确切病因至今未明,研究倾向于与年龄老化、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
近日,有数据显示,帕金森病目前影响着全球约600多万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生活,预计到2030年,全球一半帕金森病患者将在中国。在欧美国家,帕金森病患者在经过规范、合理的治疗后,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然而,与国外不同的是,目前中国患者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普遍存在着误区。
窖?先衔两鹕?≈饕?”洳课辉谥心裕?么τ幸蝗荷窬?赴?泻谥噬窬峭ü?铣梢恢帧岸喟桶贰钡纳窬?葜剩?源竽缘脑硕?δ芙?械骺?当这些黑质神经元变性失活达80%以上时,就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老年、颤抖、多巴胺……这些都是关于帕金森病的关键词,大多数人对这种病症的了解仅限于此,甚或更少,于是出现了一些关于帕金森病的误区。
误区一:手抖、头颤才是帕金森
1996年,身患帕金森病的拳王阿里,用颤抖的双手点燃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圣火。通过这一幕,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帕金森病,而手抖也因此被看成了这种疾病的标签之一。
“一些患者在出现头颤、手抖现象时,很自然地怀疑自己得了帕金森病。”哈医大二院神经科主任教授说,“事实上,除了帕金森病,有些疾病同样有颤抖的表现,如良性震颤、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感染、药物、中毒、脑动脉硬化、外伤、脑血管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
由于帕金森病起病缓慢,早期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如果发现自己有手臂摆动减少、肌肉出现绷紧、一侧手臂震颤、走路动作缓慢、单侧手像“搓泥丸”、“数钞票”一样抖动等症状,应引起注意,及时到神经专科医生处就诊,尽早明确病情,尽早治疗。
误区二:帕金森是“老人病”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400多万帕金森患者,我国帕金森病人总数超过200万,其中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7%。教授说,一向被看作是“老人病”的帕金森病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有报道称,40岁以下的病人约占10%左右。
有研究显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令帕金森病人增多;同时,全球工业化后年轻帕金森病患者也有所增加,患病与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如农药暴露显著增加帕金森病患病风险,以三氯乙烯为例,它的暴露可以使接触者增加患病风险高达6倍。
帕金森病本身不会缩短人的寿命,危及病人生命的是由于病人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而导致的种种并发症。专家表示,年轻的病患由于病程更长,因丧失劳动能力所造成的损失更大,往往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更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误区三:直接补充多巴胺治疗帕金森病
从1817年英国医生帕金森报道这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至今,帕金森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我国脑科学专家研究员表示,帕金森病是脑内缺失多巴胺所致,常规做法是向脑内直接补充多巴胺。而多巴胺是难以穿越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的,不过多巴胺的前体物质左旋多巴却能够少量(约占总投药量的1%—3%)通过血脑屏障,并在脑内经多
理论上,帕金森病患者科学合理的可能治疗方案应该首选脑起搏器,而且应用得越早越好,只有当使用脑起搏器出现失效现象时才可以考虑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最后也是最无奈的办法就是选择脑神经核团毁损术。
温馨提示:通过文章帕金森的介绍,相信你应该对帕金森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很多的帕金森患者以为病情治疗难度大,针对帕金森,在专家的眼里问题不大,建议帕金森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彻底摆脱帕金森疾病对自身带来的困扰。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关于帕金森有哪些误区?应该有所了解,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