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脊髓空洞症
快速搜索

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办法会有哪些呢

2015年10月14日

脊髓空洞症是生活中朋友们并不熟悉的疾病。有一些人已经出现了该病的症状,从而让他们的精神也会陷入到紧张当中,身体状况特别的不好,所以说生活中应当去预防脊髓空洞症才可以,让我们一起往下看来了解一下该病的预防措施吧。

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办法会有哪些呢

脊髓空洞症应该如何预防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缩发展。

2.合理膳食,保持消化功能正常。脊髓空洞症肌萎缩患者保持消化功能正常,合理调配饮食结构是康复的基础。脊髓空洞症肌萎缩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配合药膳,如山药、苡米、莲子心、陈皮、太子参、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护患者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3.注意预防感冒、感染。脊髓空洞症肌萎缩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种免疫缺陷,一旦感冒 ,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肌萎无力、肌跳加重,特别是球麻痹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如不及时防治,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胃肠炎可导致肠道菌种功能紊乱,尤其病毒性胃肠炎对脊髓前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使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复或加重。

脊髓空洞症常不被人们所认识

在临床上我们看到过很多人都和李女士一样,不知道自己得了脊髓空洞症,而把这种病误认为是颈椎病或风湿病来治疗,结果当然是越治越重。脊髓空洞症,顾名思义就是脊髓内有空洞形成,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这种病的病程进展极缓慢,患者数年或者十几年都毫无察觉,而且不像多发病和常见病那样引起专科医生的重视,在认识和治疗上存在相当多的偏见和误区。因此,很多患者都容易被误诊。

脊髓空洞症70%以上是由于先天性后枕骨发育不良引起,还有30%左右的患者是因为炎症,如结核、细菌性脑膜炎和外伤导致脊髓供血不足,脊髓神经细胞变性、萎缩,逐渐形成脊髓空洞症。另外,还有部分脊髓内肿瘤也可以出现这种病症。该病发病年龄通常在20~30岁,偶可起病于童年,从目前临床观察看,40~50岁的成年人发病也有一定的数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