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中风
快速搜索

中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2015年09月19日

中风是中医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总称。中风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心脑血管疾病。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中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中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脑卒中的治疗措施?


脑卒中早期康复发病后的2~4周。脑卒中后病情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h后就可开始。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诱发随意运动。

(1)床上体位的摆放: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典型痉挛姿势表现为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曲、手指屈曲;下肢的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早期注意床上体位的正确摆放,可以减轻或预防上述痉挛姿势的发生。


①患侧卧位:即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枕枕头,后背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前伸,手心向上;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上肢自由位,下肢呈迈步位并放置在枕头上


②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枕枕头;息侧上肢用枕头垫起,上举约100°;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并用枕头垫起;健侧肢体自由位。


③仰卧位:头枕枕头,患侧肩部和臀部用枕头支撑;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下肢稍屈曲。该体位应尽量少用。仰卧位还可将上肢抬高,但任何时间均应避免半卧位,这可加重躯干屈曲和下

肢伸展。


(2)床上翻身: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无随意活动时,翻身很困难,如果在床上固定一个姿势,容易导致压疮,也不利于排痰,时间长就易造成肺部感染。因此应该每隔2~3h翻身变换体位。体位变换还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得到平衡,预防痉挛。


①向患侧翻身洲练;脑卒中患者仰卧,双手叉握,患手拇指压在健侧拇指上;双上肢伸直,指向天花板,下肢剧曲;双上肢向患侧摆动,借助惯性带动身体翻向患侧;健侧下肢跨向前方,调整为患侧卧位。


②向健侧翻身训练:第一步同上,双上肢伸直,指向天花板,用健侧脚钩住患侧小腿;双上肢向健侧摆动,同时伸健侧下肢,借助于惯性带动身体翻向健侧。


(3)肢体的被动活动: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后,肌肉不收缩可导致淋巴、血液回流不畅,如果肢体制动超过3周,关节内的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肌肉、韧带、肌腱会挛缩,可引起关节强直和变形,因此应早期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以维持关节活动度和避免关节挛缩。关节活动的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动作应缓慢一般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活动范围逐渐加大,切忌粗暴。每个关节活动3~5次,每日训练2~3次。


(4)上肢随意运动的诱发:仰卧位,治疗者支持患者上肢前屈90°,让其上抬肩,使手伸向天花板,或患者的手随治疗者的手在一定范围内活动,让患者用手触摸自己的前额、嘴等。


(5)下肢随意运动的诱发:仰卧位,治疗者握住患者的足,使之背屈外翻,屈曲下肢,指导患者伸直下肢,注意髋关节不能外展外旋。治疗者将下肢屈髋屈膝、足支撑在床上,保持这一体位,随着控制力的增加,指导患者将患肢移开,并保持稳定。


(6)桥式运动:仰卧位,屈曲膝关节.足支撑在床上。将臀部从床上抬起,并保持骨盆呈水平位;训练者一只手向下压住患者的膝部,另一只手轻拍患者的臀部,帮助其抬臀、伸髋。随着控制能力的增加,可以逐渐加大难度。

>>>推荐阅读:中风该怎样预防<<<

通过以上对中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的介绍后,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中风是因为血管缺血或出血产生的,需要使血管恢复血液流动就能使中风症状逐渐恢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