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在于危险性大,这类疾病常发生在患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有些家属就问了“痴呆和中风有关系吗”。那么,脑中风会导致痴呆发生吗?接下来,我们请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专家来为大家做一些相关的介绍。
什么是痴呆
心脑血管疾病是会引起痴呆发生的,在临床上与脑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被统称为血管性痴呆。
痴呆是常见的一种能够引起记忆力、计算力、语言和认知思维能力衰退等智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记忆力减退是其核心症状。血管性痴呆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低血氧-低灌流性痴呆,是引起老年期痴呆的第二病因,在痴呆中占10%~50%。
常见的血管性痴呆类型有哪些?这些类型都与中风相关
(一)多梗塞性痴呆:
多由于发生的梗塞病灶所致的痴呆类型。病变·类及大脑皮质、皮质下及基底节区。临床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反复发作的脑血管病,以及每次发作后留下的或多或少的神经与精神症状,积少成多,最终成为全面的、严重的智力衰退。
(二)大面积脑梗塞性痴呆:
患者大面积脑梗塞,常死于急性期,少数存活的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异常,包括痴呆,丧失工作与生活能力。
(三)关键部位梗塞所致痴呆:
是指梗塞灶虽不大,但位于与认知功能有重要关系的部位,而引起失语、记忆缺损、视觉障碍等。
(四)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病):
因动脉硬化,大脑白质发生弥漫性病变,而出现痴呆。临床特点为智能减退、步态障碍、尿失禁、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口齿不清等。
(五)出血性痴呆:
慢性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都可以产生血管性痴呆。
常见症状该如何判别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需有痴呆和脑血管病同时存在。痴呆表现发生在卒中后3个月;有突发的认知功能恶化,或波动性、阶段性进展的认知功能缺损。痴呆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语言功能、视空功能、执行功能、运动控制和实施功能全部或部分损害。
专家建议:最好由专科医生经临床和神经心理测试后确定,脑血管病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偏麻、偏盲、构语障碍等。
早期诊断血管性痴呆,就可在出现智力障碍症状前采取措施,阻止疾病的继续进展和恶化。病人应戒烟、戒酒、限制进食动物性脂肪或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吃些含碘的食物,以防止动脉硬化的进展。同时,要坚持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乐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