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率高,死亡率也居各种病因之首!一般患病多发在中老年人身上,加上中老年人身体功能处于衰退状态,在预防或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少不了日常饮食的养护,专家称三分治七分养,下面给读者朋友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饮食:
心脑血管饮食注意事项
1、日常饮食应荤素菜合理搭配——据报道:通过严格控制饮食中动物脂肪的摄入总量,降低饱和脂肪比例,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成分,可使血清胆固醇降低约10%,甘油三脂降低30%。饮食应以蔬菜为主适当搭配一些荤菜,因为动物油、肥肉和一些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猪肝、猪脑、蟹黄、鱼子、皮蛋、奶油、鱿鱼等,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摄取过量会导致血胆固醇增加,严重则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生。而蔬菜中的植物性油脂含有的是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2、日常饮食应少吃多餐——据报道:50克富强面粉或大米可产生热量175千卡,如果每天食用0.4千克,则可产生热量1400千卡,再加上适量的肉食、豆类制豆、蔬菜等副食,差不多够一天的热量。人体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其中蛋白质多存在于动物类食物如瘦肉、鱼虾、禽类、蛋类、乳类等,植物性食品如豆类及豆制品中含量也很高。脂肪多存在于食用油及肥肉中。碳水化合物多存在于谷类及根茎类蔬菜中。如放纵食欲,进食量超过了身体的热量需要,就会转化为脂肪积存体内,使人发胖,血脂增高,致生动脉硬化。
日常饮食七八分饱只比较健康的,吃太饱会对肠胃功能带来损伤,增加肠胃疾病的发生。饮食不但要均衡合理还需要控制好饮食,摄取太多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所带来危害也是极大的,无论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还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只要遵守以上两种饮食准则均可达到养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