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我国较为常见的发病几率大、容易复发、危险性较大的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很多担心自己患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会不会中风呢?中风的先兆症状有哪些?那么接下来,请专家为大家来说一说中风的有哪些先兆症状?
中风的先兆症状
中风是一种具有高危性的疾病。一旦发作,往往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后果。一项统计表明,在中国每15秒钟就发生一名中风,每21秒就有一人因中风而死亡。
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应该做好早期预防工作。在春夏交替之际更容易发作,尤其需要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昏沉嗜睡、眼睛突然发黑、原因不明的跌跤等。
>>>推荐阅读:中风应该如何预防最好?<<<
面部发麻和僵硬是中风容易忽略的先兆症状。应该说,面部和局部肢体短暂性麻痹是较常见的中风前兆现象。例如,侧身睡觉,醒来的时候就感到手指发麻或面部发麻,稍微活动后就能恢复。
若突然感到面部发麻而且感觉持续一两分钟以上,或身体有多处局部肢体同时有这种感觉时,就必须高度重视了,最好是去医院做一些检查。另外,在面部发麻的同时,如果暂时不能说话,或发出支支吾吾的声音或出现短时间的无法正常表达、眼神朦胧、失语状态,这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征兆之一,要格外警惕,这是中风即将来临的前奏。
防治中风,中老年人应该保持大便畅通。以免粪便长期滞留在大肠肠道内,肠管内的有害气体不能排出,引起腹部满塞感闷不思饮食,经过肠液的腐蚀内含的毒素吸收入血可引起人体皮肤色斑沉着,促使人体衰老。更大的危害是,排便过度用力,会导致颅内压过高而突发脑中风。
不少高血压患者知道春季血压容易波动,于是擅自增加了一些疏通血管之类的药物,认为这样可以预防高血压危险。专家提醒,这是不恰当的,不仅给高血压的治疗带来困难,用药不当甚至还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