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治疗脑瘫的时候,往往对于脑瘫的诊断会影响着治疗效果,只有对脑瘫进行科学地诊断,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那么,如何对小儿脑瘫做出诊断?
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等作出诊断。
(1)病史:有脑瘫高危因素;运动发育迟缓、非进行性加重的病史。
(2)临床表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常伴有智力障碍、视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症。
(3)辅助检查特点:头部影像学检查需要明确是否存在脑畸形、脑积水、髓鞘发育迟缓等情况。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是常见的表现。但也有部分脑瘫患儿的头部CT、MRI无明显异常。脑电图异常率高于正常儿童。
对脑瘫的诊断还能根据以下几点:
1、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有志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
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
4、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以上就是小儿脑瘫诊断过程中,必须要知道的一些东西了。如果患者都不太清楚诊断的过程,没有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就会导致诊断失误的情况。希望这些都可以帮到大家正确认识脑瘫的诊断,从而更好接受科学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