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脑膜化脓性炎症。以发热、呕吐、头痛、烦躁,并伴有脑膜刺激征及脑膜脊液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是婴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导致本病的病原菌种类与发病年龄有关,新生几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炎多见;婴幼儿以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性脑炎多见;3岁以上患儿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者多见。本病多数起病急,病情重,易于出现惊风、昏迷,有较高的死亡串和后遗症发生率。
[临床表现]
1.大肠杆菌脑膜炎:多见于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和早产儿易患。病菌主要来自母亲产道和婴儿肠道、脐部,患腹饵者更易发病,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2.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多见于3个月-3岁小儿,秋季多发。多数起病急,突然高热,呕吐,惊厥。部分起病较缓,先有明显的呼吸道感染史,数日或1-2周后才出现脑膜炎症,偶可伴见皮疹。
3.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发病事较高,仅次于流脑,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常于冬春季节继发于呼吸道炎症、败血症或颅脑外伤等,早期颈项强直不明显,病程可迁延或反复发作。可并发硬膜下积液或积脓、脑脓肿、脑积水等,一般病情较重。
4.葡萄球菌脑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发生于夏季。常有脐炎、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前驱感染史,可同时伴有肺炎、肺脓肿、肝脓肿、骨髓炎等化脓性病灶。病程中可出现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和脓疱等皮损。
不同年龄段患儿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1.新生儿及3个月以下婴儿临床表 现极不典型。体温可高可低,甚至体温不升,常有拒食、吐乳、嗜睡、惊惕、尖叫、惊厥、面色青灰、前囟饱满或隆 起等,脑膜刺激征出现较晚。
2.3个月—2岁的小儿有发热、呕吐、烦躁、易激惹、惊厥、精神萎靡,嗜睡或昏迷。颈项强直,前囟膨隆,出现脑膜刺激征。
3,2岁以上小儿症状及体征渐趋典型,除头痛外,尚有背痛,关节肌肉疼痛等主诉,脑膜刺激征明显。
[诊断]
1.起病前有化脓性感染史。
2.起病急,有发热、呕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脑膜刺激征阳性,颅压升高等,重者可发生脑疝,甚至呼吸衰竭,或可引起休克。
3.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2)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或为脓样。细胞数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占绝大多数,糖定量减低,蛋白显著增加。脑脊液涂片可检得病原菌。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抗生素治疗:可选用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1)对症处理:退热、镇静、脱水、抗休克(参见“急性菌痢”节)。
2,中医药治疗
(1)邪毒犯脑:先患有感冒、肺炎、腹泻、脐炎等,发热不退,头痛烦躁,啼哭尖叫,双目凝视嗜睡昏迷,惊厥,呕吐,颈项强直,囟门饱满,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
治法:清热泻火,开窍醒神。
方药:羚羊角粉(冲服)1.5克、生石膏(先煎)25克、黄芩10克、黄连1.5克、栀子6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丹皮10克、生甘草3克。
中成药:玉枢丹、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
(2)脓毒积脑:发热不退,头痛不止,昏睡,惊厥,囟门隆起,颈项强直,或有失明,耳聋,面瘫,肢瘫等症。
治法:消热解毒,消痈排脓。
方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黄连1.5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0克、皂角刺3克、桃仁10克紫花地了10克、生薏仁10克、决明子10克、竹茹10克、桑枝10克。
(3)邪恋正虚:低热起伏或体温不升,神萎嗜睡,困倦乏力,面色白光白,口唇色淡,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虚细。
治法:益气扶正,托里透脓。
方药:太子参10克、生黄芪10克、白芷10克、穿山甲10克、升麻10克、蒲公英10克、虎杖10克、黄芩10克、黄精10克、当归10克。
[预防与调养]
1.预防和积极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2.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对昏迷患儿宜勤翻身,多拍背,吸痰。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能进食者给予易于消化,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3.留有后遗症者应予功能恢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