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综合症能活多久?”,这是这几年来许多患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神经领域的专家介绍说,帕金森综合症不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的,但其引发的并发症(我们称为帕金森叠加综合症)如呼吸困难等都会危及到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只要能在医生的帮助下接受正规的治疗,帕金森是能够治愈的。
专家提醒不要病急乱投医
神经领域专家指出,帕金森综合症病症状大致包括:四肢或头出现颤抖、肌肉僵硬以及身体平衡问题,如走路不稳尚有突出的锥体束征、小脑萎缩、认知损害等。
帕金森综合症常被误诊为:阿尔茨海默氏症、脑卒中后遗症、创伤性脑损伤或原发性震颤。好发年龄为60岁以上人群。此病尚无有效的筛查测试,患者必须接受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
专家还表示“很多患者,在问起以前用过什么方法治疗时,他们有使用过药物治疗的,有使用一些仪器治疗的,也有用过一些偏方治疗的,甚至还有一些人是用特制汤勺治病的,等等,这些方法其实根本不能从根本上去治疗帕金森,所以患者千万不要乱治疗。帕金森给大家带来的危害,我可以理解,但是为了大家的健康,患者一定要注意治疗方法的选择”。
如何选择治疗方法才能让患者快速康复?
选择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方法,一定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从根源上治疗的方法: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技术的作用疗效可以最直接有效的解决帕金森患者由于体内分泌的多巴胺平衡失调所导致的震颤、运动迟缓、肢体不协调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病情。
【2】要使用不开颅的方法:原来做开颅手术,伤口至少要七、八厘米,现在有了这种机器人,伤口最小仅为2毫米,创伤缩小了50到70倍,术后,多数患者于手术后2~4小时,即可进流食。
【3】要用短时间立竿见影的方法:”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技术“术后次日,术后可使患者快速恢复,病情较轻者在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该方技术它能够能迅速、精确地定位颅内病变的部位、大小、体积、形状、与周围脑组织关系;能迅速、精确的寻找最佳手术路径;能迅速的对颅内病灶进行精确地毁损、调控、修复。
临床康复证明: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技术治疗康复的帕金森患者,其运动迟缓、表情呆滞、肌张力增高、震颤等临床症状得到全面控制,此外,帕金森综合征如癫痫、偏瘫、头痛、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言语不清、直立性低血压、痴呆等病情也有明显改善。
专家解读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技术的治疗过程
第一步称之为‘定靶’,以往脑立体定向要用四个钉子在患者头部固定一个金属架,患者难免会头疼,同时头骨有损伤,小孩子头骨较脆,则无法固定金属架。而现在通过在患者头部贴四个贴片,再由CT、核磁共振形成三维影象来定位,确定病患处,避免了患者的疼痛,这也是该手术中的第一步,称它为“定靶”。
第二步称之为‘瞄准’,就是在手术前,用电脑选择好进入脑内的路线,然后由机器人的机械臂上的探针进行定位后瞄准。
第三步称之为‘激发’,探针进行穿刺,小儿脑瘫,就直接狙击病灶,恢复脑神经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障碍。脑出血,就吸出血,如是肿瘤,就放药等。整个过程和石油工人钻井的过程近似。”
第四步称之为‘修复’,专家介绍,原来做开颅手术,伤口至少要七、八厘米,现在有了这种机器人,伤口最小仅为2毫米,创伤缩小了50到70倍,术后,多数患者于手术后2~4小时,即可进流食。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帕金森综合症能活多久”,希望上面的这些内容可以及时的帮到患者,患者的健康是医生的心愿,相信每位医生为了治好患者将会全力以赴,所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是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