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神经衰弱
快速搜索

哪些疾病会引起神经衰弱症状

2015年10月29日

神经衰弱,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或心理压力而引起。但是,很多情况下,患者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却不一定是神经衰弱,有可能是由其他疾病而引发的。

哪些疾病会引起神经衰弱症状

专家指出,神经衰弱症状在甚多情况下可能出现,诊断神经衰弱的时候,需要与许多疾病区别开来:

1.神经衰弱综合征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肺结核、慢性肝炎、甲亢、铅汞中毒等,早期均可引起神经衰弱症状,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失眠、健忘、头昏、头痛、焦虑、烦躁、疲乏、怕声、耳鸣等,进而导致全身不适、精神萎靡、工作效率降低等。

2.其他神经官能症

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他的还有焦虑症、疑病症、抑郁症等。这些神经官能症都可能会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因此常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而耽误治疗。

3.精神障碍性疾病

很多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在患病早期或缓解期,都可能会出现神经衰弱症状。而且,由于传统观念对于精神疾病的误解,很多病人及其家属,宁愿相信自己患了神经衰弱,而不愿相信自己患了精神障碍性疾病。

专家指出,精神障碍性疾病与神经衰弱的主要区别在于,神经衰弱患者一般会主动求医,治病心切;而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则对疾病漠不关心,甚至否认自己患病,不主动就医甚至拒绝治疗。因此,诊断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否认病情、性格孤僻、思维异常、行为古怪等,则应考虑为精神障碍性疾病,而不能简单诊断为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病,并且临床上有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神经衰弱症状,医生的诊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分,以免产生误诊,耽误治疗。患者及其家属也要相信医生,密切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为病情的康复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关阅读